森林火災是當今世界發生面廣、破壞性大、處置救助十分困難的自然災害,給國民經濟和人民生命財產帶來巨大的損失。廣東省是“七山一水二分田”的林業大省,現有森林面積1052.41萬公頃,森林覆蓋率達58.61%,森林蓄積量5.79億立方米,森林資源豐富,森林防滅火壓力大。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:一是森林面積大,集體林多,人為活動頻繁,森林防火任務日益繁重與艱巨;二是針葉純松林、松雜混交林多,有林地面積60%以上是以針葉純林、針闊葉混交林為主體組成的林分,含豐富的易燃性松脂,一旦著火,極難撲救與控制;三是以中幼林為主體,林草共生,加之多年封山育林,林下可燃物大量積累,稍有不慎極易引發森林火災;四是祭祀、農事、違規煉山、吸煙等人為因素引發森林火災占97%以上,造成重大損失和嚴重不良影響。另外,森林旅游業發展快,進山旅游人員大幅增長,造成潛在火險隱患增多。
目的
一是保障生態安全。近幾年來,廣東省森林資源不斷擴展,森林質量不斷提高,綠色生態屏障基本形成。森林資源在保障全省生態安全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,豐富的森林資源為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生態基礎。開展森林火災風險隱患排查,能有效減輕森林防火壓力,減少森林火災發生,是保護森林資源和生態安全的重要舉措,對促進全省生態建設、維護生態平衡、保護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意義。
二是維護社會經濟發展和繁榮穩定。我省是以集體林為主,國家、集體、個人多種林業經濟成分并存的南方重點林區,林農和林業職工長期生活在山區,生活條件比較艱苦,特別是近年隨著森林保護力度加強、林業經濟結構的調整,林區人民生活水平受到較大的影響,社會不安定因素增加。如果他們賴以生存的森林資源因撲救能力不足而毀于一旦,其后果將十分嚴重。開展森林火災風險隱患排查整治,可減少森林火災數量,最大限度降低森林火災損失,有效保護森林資源,保護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,保障當地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。
三是提高森林火災防治綜合能力。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,我省更加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,實施了多項生態保護重大工程,森林防滅火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安全保障,是森林資源保護的首要任務,這就對森林防滅火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。開展森林火災風險隱患排查項目建設,掌握森林火災風險隱患底數,實現精準治理,為群防群控提供基礎支撐,切實提高森林火災防治綜合能力,開創我省森林防滅火工作新局面。